更新时间:2025-07-11 06:50:05点击: 399
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带领鼓楼西文艺沙龙学员登上舞台体验表演。鼓楼 林艾艾 摄
6月15日晚,西文鼓楼西剧场,艺沙《俄狄浦斯王》的龙成立素演出迎来热烈掌声。这场演出的人剧特别之处在于,舞台上的团戏11位演员无一不是素人。这是剧爱鼓楼西素人剧团导表演训练营的第一期汇报演出,这些不同年龄、走上展现自职业的舞台戏剧爱好者经过十期导表演创作训练和排练,终于走上舞台,鼓楼展现自己的西文成长与蜕变,也让更多人看到素人的艺沙无限可能。
2024年3月5日,龙成立素面向大众开放的人剧鼓楼西文艺沙龙在“惊蛰”日正式启动,这也是团戏鼓楼西戏剧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的全新创举。从做好一个专业的民营小剧场,推出更多好的作品,到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参与戏剧艺术,这个念头在鼓楼西创始人李羊朵心中越来越明晰:“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兼具精神充电、内在成长与生活赋能的文艺园地,供大家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拓展,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
和李羊朵有着一致想法的小树,作为鼓楼西文艺沙龙主理人,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一场场活动办得风生水起,大受欢迎。短短一年多时间,鼓楼西文艺沙龙已经做了130多场工作坊,含54期周二即兴剧场,13期周末剧场,11场公益即兴剧场,40多场非即兴工作坊,40多场不同形式的大师分享会、主题分享会、围读会等。
每当夜幕降临,大多数人放学或下班回家的时候,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却走进了北京小八道湾胡同里的鼓楼西剧场,在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中,学习艺术、体验表演……
已经参加过三次迈克尔·契诃夫大师工作坊的沙龙成员杜杜把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他说这是他迄今遇到的“最健康”的表演工艺:“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创造性的想象’,打开五感,拥抱世界,让想象力驰骋,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经常来参加活动的大楠和晴恩最期待的则是每周二晚上的即兴戏剧工作坊:“即兴戏剧不仅课程有趣,好玩,充满想象力,而且一群陌生人从素不相识到在各种游戏训练中产生各种思想碰撞,特别开心!”
“因为有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文艺沙龙,剧场更像家了。”从甘肃到北京工作的00后程序员小辰,在这里不仅重拾大学戏剧社的旧梦,也找到了归属感,“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北京丰富的文化氛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可能性。”80后科研人员丁丁,平时工作需要严谨理性,压力很大,而来到鼓楼西让她的身心得到充分释放。丁丁说,参加戏剧活动不仅教会她“打开五感”去感悟周围、调节自我,也让她获得了更多能量去面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
“没想到年轻时的演员梦,退休之后竟然实现了!”60多岁的退休人员周映红是鼓楼西文艺沙龙的常客,“我看中鼓楼西戏剧活动的专业性和参与性,能够提高我的审美,满足我的精神需求。”原本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周映红,在一次剧本围读活动中,发现有个“白发苍苍仍风韵犹存”的女性角色无人认领,她鼓起勇气毛遂自荐,得到了导演的指点和认可。从此她的胆子更大了,看到演员面试就会主动联系,如今已经参演了两部电影。
“在这里,普通人才是真正的主角。”小树介绍,相比其他活动,戏剧提供了一种更加包容的场域与方法,融身心训练、观察模仿、感受行动、想象创造、团队协作、歌舞叙事、念白对话、悲喜体验等为一体,“大家可以放下自己在生活和职场中扮演的角色,而首先成为自己,然后静下心来感受,表达,聆听,交流,协作,想象,共创,彼此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这样的体验带给人心灵启发和身心疗愈是无可比拟的。”这是新大众文艺蓬勃增长的生动注脚,激励更多人永葆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点亮平凡日子里的不凡梦想。
■记者手记
群众正成为文艺创作者传播者
鼓楼西文艺沙龙的兴起只是新大众文艺繁荣增长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素人群体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我表达的需求,同时也展现了文艺在新时代的全新面貌。从欣赏到参与,从专业到大众,文艺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打破,普通群众正成为文艺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专业院团和社会机构也都全力为新大众文艺活动提供各种学习平台和参与机会。北京人艺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展演,中国国家话剧院每年也都会举办面向广大戏剧爱好者的戏剧表演班,无论是古稀老者,还是少年儿童,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演员们都有机会走上舞台,展示自我。各种艺术机构举办的戏剧活动中,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受邀而来,与戏剧爱好者们分享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同时,立足传统艺术的戏剧工坊,也让人们懂得,想要飞得更远,首先要扎根民族文化的土壤。
正如文化学者李敬泽所言:“新大众文艺的根本之‘新’,就是人民大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进而改变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文艺形态。”每个人为了艺术梦想的追寻,都在书写着这个时代的文艺基因。北京晚报记者 王润
超 50 位两院院士、200 位青年科学家!2023「青年科学家 50² 论坛」深圳举办
大模型「点火」,AI for Science 提速
GAIR 2023 正式开幕:AI 如此绽放之时,昭示着熙春已至
2024年IEEE Fellow名单揭晓:「视觉智能」领域十余位华人学者入选!
印度北部发生地震 首都震感强烈
问鼎「AI 之巅」,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决赛在深举行
百川智能发布Baichuan2—Turbo系列API,开启企业定制化新生态
MediaTek 举办天玑开发者大会 MDDC2024,携手产业伙伴共创生成式 AI 新生态
港科大褚晓文:医疗场景下的 AutoML ,模型参数量更小、分类准确率更高
通义千问登顶Hugging Face榜首,国产开源大模型赶超Llama2
阿里与上交大提出 LLM 长文本计算新解法:可处理文本长达 1900k 字节、效率提升 2.4 倍
AIGC:我不是元宇宙的附庸品
人大 Sora 思辩:Sora 到底懂不懂物理世界?
价格战之后,智谱来到商业化的下一站
超 50 位两院院士、200 位青年科学家!2023「青年科学家 50² 论坛」深圳举办
别再说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要靠 Llama 3 开源了
徽风皖韵绕濠江 经典黄梅戏澳门上演
通用3D机器视觉平台是不是伪命题?